综合新闻

此中有道 焦墨传情

《此中有道——刘国玉焦墨山水作品展》在钱学森图书馆开幕

10月20日下午,由上海市文联指导,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翁山诗书画院、上海思无崖文化承办的《此中有道——刘国玉焦墨山水作品展》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拉开帷幕。

微信图片_2018102216122012.jpg

上海交通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顾锋,上海市文广局副局长尼冰,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执行馆长张凯,上海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曹荣瑞,安徽省黄山军分区司令员徐晓明,上海市政协书画家副院长、著名作家、书法家、画家、诗人、评论家张培基,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原书记、副主任孙庆祥等嘉宾共同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1P4A3993_副本.jpg

顾锋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刘国玉先生是交大海派文化研究所特聘教授,曾为交大光彪楼题写楼名,是名副其实的“交大人”。此次画展的举办,不仅为上海广大书画爱好者提供观摩、欣赏、学习的平台,也是促进沪粤两地书画艺术交流交融的契机。

1P4A4019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1810221612206.jpg

此次作品展共展出诗书画家刘国玉先生的焦墨山水精品30幅,记录他在焦墨这条艺术“蜀道”上砥砺前行三十年留下的艰辛脚印,诠释他以笔墨载道的精神境界。作品展现场宾客如云,高古静穆、沉雄浑厚、元气淋漓、空渺清脱的作品为参观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充满了岭南山水的别样色彩感与韵律感。参观者在方寸浓淡之间,感受来自焦墨的笔情墨韵。

微信图片_2018102216122015.jpg

刘国玉先生现为翁山诗书画院院长、韶关大学客座教授、上海交大海派文化研究所特聘教授、暨南大学客座教授。他以集诗文书画于一身兼中国焦墨山水一峰之秀称誉岭南画坛,以传统国学精神为立画之本,画风沉雄磅礴,尺幅之间俱蕴意趣。持老子“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为艺术哲学观,视孔圣“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从文游艺之本,久处山乡,安贫乐道,“身无长物,只有一支画笔,满目青山”是属于他的。选择人皆视为“蜀道”之焦墨山水为艺术课题,艰难行进数十度春秋,独持己见,一意孤行,与势利纷华娱乐享受无缘,“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

焦墨或可称之为枯笔、渴笔、渴墨。焦墨画是纯用浓墨而不借助于水的渗化作用的一种画法,用墨色和线条的变化,以握笔的速度、快慢、轻重、强弱,充分宣泄情感。对技术、技巧要求极高,相比大红大绿的作品,更讲究内在的文化底蕴。刘国玉先生多年来隐逸翁山、潜心修炼,将传统水墨语汇与现代构成理念相融,成功地将中“焦墨”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目。

在刘国玉先生看来,“焦墨画是继承中国画笔墨传统中最精纯、最朴素而又能演绎笔墨无穷性的新课题。它体现的是普世经典‘黑白永不过时’‘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哲学理念,是对中国画挑战性的继承与弘扬”,所以他上下求索,历经百折也不回头。 

刘国玉先生的焦墨山水画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髓,又大胆创新凸显出其个人独特的艺术格调,写意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在一片纯黑的墨色里,以别样的视角与笔法淋漓酣畅地表达着他的焦墨世界。他笔下的山水笔墨,来自于他曾经苦劳在其中、挣扎在其中、也成长在其中的粤北丹霞山脉的大山大岭和真山真水。山水既是他的粉本,也是他的襟胸。张仃先生观其画作后题辞“气象浑穆,魄力雄强”;廖冰兄先生为其题辞“笔酣墨饱颂山魂”;著名中国文化学者、文化批评家、耶鲁大学教授苏炜先生以“煮过的灵魂和煎过的河山”为题,发表长篇评论盛赞其艺术成就和人生境界。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这个地域的艺术个性。刘国玉先生生在岭南,长在岭南,岭南的亚热带景观滋润着他,也感染着他,他数年来潜心研究如何以焦墨、黑墨,以干笔、枯笔来表现岭南山水的“润”,如何演绎岭南山水的别样色彩感与韵律感。同时他自费在山区建了一座翁山诗书画院,吸引了一批诗书画的爱好者前来观摩交流学习,给翁源乃至整个粤北山区带来了浓郁的文化气息,也为山区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他为能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修正中国文化,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中国文化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更加光明。

微信图片_2018102216122016.jpg

人物简介

刘国玉,广东翁源人,名璧,号翁山山民、彭城移民等,斋号井观居,坐井观天之谓。现为翁山诗书画院院长,韶关大学客座教授,上海交大海派文化研究所特聘教授,暨南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刘国玉诗书画集》、《焦墨风骨——刘国玉艺术人生》、《井观居诗稿》、《煮过的灵魂和煎过的河山》、《山居观道——刘国玉焦墨山水作品选》、《山居观道——刘国玉焦墨山水作品展文献集》《刘国玉焦墨山水画作品选》等。

陈琪
陈琪 陶禹
钱学森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