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声音

人工智能临床应用场景掌握重在医生(等4则)

一周声音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士林:上海要更好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

党中央给上海出了一道考题——走进新时代,上海能为长三角这片土地挖掘激发出多大潜能。为书写好这份答卷,上海需要一种更为开放、创新、包容的胸襟,利用自身的平台建设,把上海积累的城市综合优势功能推向长三角,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国际化程度上一个新台阶。这意味着,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上海先要考虑“我们能给予长三角什么”。(《文汇报》2018.11.18)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朱国泓:协调多个问题推动企业实现从“要我合规”到“我要合规”的根本性跨越

对于企业合规“是什么”“为什么重要”“怎样有利有效”等三大问题,利益相关各方不仅要达成共识,更要形成“共同知识”,才能推动企业实现从“要我合规”到“我要合规”的根本性跨越。(《烟台日报》2018.11.18)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骆艳丽:不怕抑郁有多重,就怕抑郁不看医生

每一个人都有抑郁的经历,每个人都可能陷入抑郁情绪之中。抑郁症并不可怕,是可以被治愈的,“不怕抑郁有多重,就怕抑郁不看医生”。药物治疗并不等同必然治愈,需要向医生进行定期咨询并进行及时调整。(《新民晚报》2018.11.2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宁光:人工智能场景掌握重在医生

人工智能确确实实已经用到临床中,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要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场景掌握在医生手上。人工智能如果没有场景,根本不可能实现场景再造,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医生要把场景定义好、规范好,让它能够实现规律化和规模化,这样未来才可能真正实现人工智能化。(《北京日报》2018.11.20)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