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新人说

“考上好大学”后,如何“上好大学”? 跟着交大姑娘一起发现身边的教育学!

文治新人说

力学笃行,她从自身的经历出发探索学生学习困扰,做有温度的教育学研究。

深入田野,她用扎实的调研数据分析教育公共议题,做有意义的教育学研究。

她就是2023 年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文治新人”

教育学院徐伟琴

7951704628988_.pic.jpg

“考上好大学”之后,要如何“上好大学”?

徐伟琴在上大学之前常常被教导要“好好学习,以后争取考上好大学”;却很少被引导思考“考上好大学之后,究竟要如何上好大学”。国内有教育学者将上大学比作一个“迷宫寻宝”的游戏,并指出在这个游戏中有两类参赛者:一类是手持迷宫地图,事先已经做好路线规划的“目标掌控者”;另一类则是从未见过地图,对游戏规则不甚了解的“直觉依赖者”。徐伟琴认为自己在本科阶段属于后者:总是努力抓住自己能够得着的机会,但这种努力又常常是在目标失焦的情况下进行的。习性引导下的直觉和外部随时出现的机遇主导了努力的方向,从而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

图片2.png

(导师岑逾豪老师构建的“学生成长的金字塔模型”)

2020年秋季,硕士毕业的徐伟琴到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深造。博一上学期,徐伟琴无意间接触到导师论文中的一个观点,“如果说大学生成长是一场向上的攀登,攀登所能达到的高度并非随着入学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也并非和个体努力程度成正比,而是在多因素作用下达到的四个不同层级或者‘境界’……参与大学生活的各个情境是攀登金字塔的开端,若学生只是‘签到式参与’,奔走于各项活动而缺乏深层次投入,则他们的大学生活看似充实忙碌,但个体成长仍滞留在第一层面”。这篇文章解决了萦绕在徐伟琴心中很久的疑问:为何大学四年,自己努力将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却始终没有获得自己理想的成长与发展?也是从这篇文章之后,徐伟琴渐渐发现教育学的魅力。“教育学真的是一门和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学科。它所做出的研究并不是束之高阁的,很多时候真的可以用来帮助我们解决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徐伟琴一字一句说道。

尝试透过“个人情境中的困扰”探索教育公共议题

读博期间,徐伟琴不再像本硕阶段一样,努力去抓住自己够得着的所有资源,而是集中精力尝试去对一些曾经困扰过自己、如今也正在困扰着更多大学生的教育问题,并利用所学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可能的思路。例如,博二期间,徐伟琴在一次和工科同学的聊天中了解到近年来许多冷门专业学生存在“毕业即跨考”或“毕业即转行”的现象。这次聊天引起了徐伟琴对专业选择与坚持议题的浓厚兴趣,“我自己本科时就是被调剂到教育学专业的,曾一度希望转专业但并未将这一想法付诸行动,并一学就是十几年。同样辛辛苦苦学了这么多年,究竟哪些学生希望留在本专业长期学习和发展,哪些学生则希望‘逃离’本专业?这些学生后来怎么样了?在我国当前社会和教育情境下,引发大学生专业逃离行为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又是如何产生作用的?”。她带着这些困惑,围绕学生高考志愿填报、大学专业选择、专业学习、专业坚持与转换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她在研究中发现有一些学生虽然感知到所学专业与自己的性格、能力或需求不匹配,但由于未能明确自己的核心期待缺口,容易被外在的因素干扰,进而在面临选择时瞻前顾后。

图片3.png

(2023年6月,参加中国高校第五届教学学术年会)

因此,她常在访谈结束后结合自身经历鼓励身边同学在积极探索的基础上明确自身核心期待和长远目标,理性看待转专业、跨专业深造、转行的成本与收益,以期减少其未来在专业“留”与“流”之间犹豫不决的可能性。

图片4.png

(2023年12月,为交大研究生做学术分享)

来交大三年,徐伟琴连续两年申请并主持交大学生促教基金项目,连续三年参与交大硕士毕业生就学体验调查,并依托交大教发中心平台建立了高校教师教育研究社区,帮助高校一线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三年来,徐伟琴独立针对上千名大学生的就学体验与收获进行了问卷调查;先后访谈了近九十名高校教师和学生,积累了近百万字的调研材料。多次受邀为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与本科生做学术分享,总受众逾700人次。徐伟琴相信,不论未来自己是否继续从事科研工作,这些研究经历都将是自己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坚持做有价值、有温度的教育研究

在今年11月份校团委和文科处组织的“文治星享会”上,徐伟琴向参会的两百多名本科生分享了自己作为一位教育学专业学子的十年求学之旅。在分享中,徐伟琴细数了如果大学可以重来,自己在哪些事上可能会换个思路。然而,世间毕竟没有“如果”。因此,徐伟琴希望能够用自己有限而幸运的经验,为更多和自己有类似经历的“直觉依赖者”们带来一些启示。

徐伟琴在三年的田野调查中发现,每一位大学生在学习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都是复杂而独特的,深深根植于个人成长背景和学习情境。徐伟琴相信,尽管习性的结构性力量非常强大,但尚不足以决定个人的最终发展。因此,她并不希望在研究中刻意去强调甚至放大某些结构性要素的限制,而更倾向于将重点放在教育者以及学生自身今后可以努力改进的地方。例如,她曾在导师指导下,基于某研究型大学硕士毕业生的就学体验数据,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读研期间的就学体验、收获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尝试从加强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设、增加本土国际化教育资源供给、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等方面给出建议。

图片5.png

(2021年暑假,为云南某乡村学校学生开展生涯教育)

她也相信,“个人性即社会性”,“最具个人性也就是最非个人性的”,自己及身边同学身上所展露出的许多教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下中国高校学生面临的某些共同困境,而她们走过的“弯路”、她们的探索之旅也能够给某些正处于困境中的同学一些启示。例如,博一期间,徐伟琴常常收到来自硕士生学弟学妹关于“是否读博”的求助信息,她结合学弟学妹们的困惑以及自身读研期间关于“读博”还是“工作”的思考,从成功读博期望值、读博效价、读博内外部情境等方面为我国硕士生读博意愿的形成机制提供了系统解释。徐伟琴将这些发现撰写成文,并发表在《高等教育研究》杂志上。“文章发表后,曾有多位学弟学妹私信我,提到这篇文章为其思考未来是否继续深造提供了一个系统框架,使其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能通过自己的研究给他人一些思考和力量,我想,这也是对教育研究者最好的奖励!”徐伟琴笑着说道。

图片6.png

(2021年暑假,在云南某乡村学校做调研)

费孝通先生指出,“社会发展不仅要看到社会结构,还要看到人”;要“关注他们有什么忧喜哀乐,有什么希望与追求,他们有什么梦,有什么心事”。作为一名高等教育研究者,徐伟琴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够继续关注学生在“考上好大学”后的就学体验与成长,做出更多有价值、有温度的教育研究。

文治小札

徐伟琴,教育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师从岑逾豪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研究主题涉及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坚持、学术志趣与读博意愿、高考志愿填报等。读博期间先后以独作/一作身份发表学术论文8篇(含CSSCI来源期刊论文5篇,AMI权威期刊论文2篇)。上述文章在知网总下载量达一万余次,两篇文章分别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高下载论文、高被引论文。相关研究成果曾在多个教育学领域学术会议上获奖,被多位教师作为课堂教学/学术研讨案例;并被几十家公众号或社会媒体全文转载,总阅读量逾10万人次。

曾玉竹、何诗喆
文科建设处、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