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用一种新型研发组织模式策源未来产业

一栋小楼何以走出20家硬科技企业

image.png

3.jpeg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外景。 (受访者供图)

成立半年即发布首台样机,一年被资本“追投”7轮;今年3月,落户临港打造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预计年内实现首台商用——具身智能独角兽企业智元机器人出生至今14个月的发展可谓“风驰电掣”。

一骑绝尘的速度背后,有一张精细打磨的图纸。很多人不知道,这家一出生就吸引万千目光的明星企业是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一手“设计”出来的。两年前,研究院专家判断人形机器人的风口正在形成,基于已有的机器人研发基础和科研力量,他们立刻组建了一个由科学家、工程师、产品经理、技术经纪人等共同参与的人形机器人工作专班。后来,专班成为了智元机器人的“创始班底”。

坐落在剑川路930号的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是一栋4层小楼,面积不过6000多平方米,经过4年多发展,这里已成为“大零号湾”科创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20余家硬科技企业在小楼里孕育、成长并成功走出,企业总估值超过200亿元。

小楼中,一支由各领域优秀人才组成的400人团队正敏锐捕捉着全球科技前沿的发展,紧盯市场变化。他们以策源未来产业为目标,为科研团队系统、精准匹配科研与产业资源,在全过程创新中“搭建”一个又一个“智元”。

在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宋海涛看来,这种模式是一种新型市场化的“有组织研发”,从创新的第一步开始,就以“全要素推进”的方式实现研发到产业的“全链条加速”。

      
     “开箱即用”,探索“新一代”平台的新意

时间拨回到5年前。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由上海交通大学、闵行区政府、临港集团等共同发起的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作为一家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以“新一代高端专业智库、研发与产业转化创新平台、产融与生态创新平台”为定位,承担上海市人工智能研发与产业转化功能型平台培育建设任务,支撑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服务国家人工智能重大战略部署。

什么样的平台才能称得上“新一代”?宋海涛一直在思考。“创新理论之父”熊彼特的话给了他启发:无论你把多少辆马车连续相加,也带不来一辆火车。这意味着只有打破惯性思维,才能实现“破坏式创新”。

  “从0到10”的创新路上,什么才是一个生态位处于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平台赖以生存的基础?带着这个问题,宋海涛用一年半时间拜访了200多位教授和科研人员。在了解了大量研究、创业经历后,得出的关键词是:有组织、系统性、全链条、多学科、广交叉,做科研与工程结合的研发与产业转化。

 “一项基础研究从做成样机到走出实验室,距离最终交付市场还有80%的路要走。企业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和专利,更需要‘开箱即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从1到10’的阶段需要解决工程、设计、安全、交付等一系列问题。”宋海涛说。

  凭借着与上海交大一条马路之隔的区位优势以及前期的“校园调查”,不少交大教授陆续来研究院建了工位。围绕着“探索无尽前沿,突破行业边界,破冰未来产业”的共同目标,研究院通过灵活的弹性双聘机制集结了一支近400人、平均年龄仅35岁的科创团队,包括战略科学家、领军科学家、青年科研工作者、工程师、产品经理、技术经纪人及产业领军人才,他们分布于创新链条上的每一处关键节点,让创新接力棒得以高效传递。


 一年建厂,“疯狂速度”背后是“定制式孵化”

去年2月,智元机器人宣告成立;今年3月,它在上海打造的国内第一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落户临港。一年时间从出生到量产,这样的成长速度实属罕见。

 “疯狂速度”何以实现?镜头拉回到两年前:2022年6月,研究院所在的小楼四楼会议室内,一场关于人形机器人的头脑风暴正在进行,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闫维新提议成立一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当时大家的观点非常一致,认为应该基于研究院现有的科研基础开展联合攻关,着手部署人形机器人这一未来赛道。8个月后,一家“量身定制”的企业由此诞生,它就是智元机器人。

 成功孵化的关键在于创新资源配置,而核心则是组建团队:创始人——华为“天才少年”、从小痴迷机器人的B站UP主“稚晖君”彭志辉受邀加盟;初创团队——研究院以院内选拔和院外招聘的形式,搭建了一支20多人的团队,创业期间他们的工资均由研究院

 2022年底,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的横空出世,让人形机器人这把火烧得更旺了。在许多人拿着真金白银想要寻找一家好的人形机器人公司时,智元很难不成为众人争投的“宠儿”,一年7轮融资的“奇迹”由此展开.

宋海涛说,相比于以往按部就班地一步步将科技成果推向市场的孵化,研究院更强调需求导向、场景驱动。“我们的很多项目在前期布局时就得到了大量来自产业方的真实数据、真实需求和真实场景,创业团队在研究院里孵化时就针对这些实际需求对产品进行打磨,也就是公司还未成立,已经有了来自产业方的‘买单人’。”宋海涛说。

 面向产业的研发与转化,让一群年轻人逐渐成为研究院的创新活力因子,那就是教授们带教的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目前院里已经吸引了100多人。他们30岁上下,正是创新活力旺盛的时候,动手能力也很强。研究院牵头建设的上海昇思AI框架&大模型创新中心、全国首个智能机器人中试验证平台、上海人工智能生态赋能中心、上海算力联合体等平台机构中都有他们的身影。有时,大家上一刻还在为某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拍案而起,10分钟后已经相约吃火锅去了。

 这群年轻人是新赛道初创公司“天生”的首席执行官、首席技术官、首席产品官。除了技术方向的青年科研力量,研究院还与交大安泰、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华东师大CTO学院等开展合作,创办国内首个AI MBA项目,培育具备“管理经验+技术能力+产业实践”的AI高端产业化人才。

由研究院孵化的虚拟电厂与储能技术科技公司“申沁鑫能”的董事长,就是从AI MBA项目中遴选出来的学生。如今,公司已拿下电力行业央企的订单。因看好虚拟电厂这一方向,国网英大也成为他们的投资人之一。

      
从“-10”开始,“快人一步”前瞻布局

正如人形机器人最终比拼的是“大脑”的智能水平,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也有自己的“大脑”——高端专业智库平台,也是研究院重点布局的三大功能平台之一。目前智库平台汇集了8名院士、5位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8位长江学者和国家杰青等30多位战略科学家和领军科学家。

为什么要设智库?为了研判产业发展前沿趋势,提前战略布局,在全过程创新中寻找各种机会。“其实我们的科创之路是从‘-10’开始的。”宋海涛说。智元机器人就是“快人一步”布局的典型代表。

 “人人都必须学会计算机的时代过去了,人类生物学才是未来。”不久前,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的“预言”让信息(IT)与生物(BT)的交叉学科成为“下一个黄金赛道”,也带火了DNA存储。未来,1公斤重的DNA有望存下全世界的数据信息,在数据和算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可想而知这一新型存储赛道的吸引力有多大。

早在数年前,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就将DNA存储作为未来的重点突破方向,研究院围绕IT与BT的深度融合,推进“从1到10”的产业转化。去年,研究院联手祥符实验室、转化医学国家科学中心(上海)推出了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DNA存储领域预训练大模型ChatDNA,从中有望走出基因编辑、药物设计、智能诊断等新赛道企业。

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研究院还组建起了数据智能、算力基础设施、AI-转化医学等多个技术与创新中心,瞄准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学、智能仿生视觉、全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开展有组织的研发与转化,未来三到五年,有望继续培育出一批独角兽和准独角兽公司。

伴随不断涌入的需求,拥挤的小楼开始在物理层面进行扩张。眼下,位于漕河泾科技绿洲的上海昇思AI框架&大模型创新中心,研究院嘉兴分院、新加坡分院等已经建成。未来,研究院的独特模式将会覆盖更多领域,朝着国际化目标,在更大尺度上探索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