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上海文化”何处去 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把脉出实招

光明日报客户端报道 2017年,上海发布“文创50条”,2018年,颁布《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如今的上海,文化建设的高度不断提升,关于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也在不断深化。11月16日,由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主办,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上海戏剧学院全球城市(上海)文化观测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九届上海文化发展研讨会”在上海戏剧学院举办。研讨会以“改革开放再出发: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为主题,以文化品牌、文化改革、文化创新为关键词,探讨上海如何结合国家战略、上海要求和优势,找准新一轮文化改革开放的主攻方向和关键领域。

  如何进一步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发展路径,激发上海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如何更好展现“上海文化”品牌标识度,打造在全国和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上海文化”品牌?这是摆在上海文化面前的问题。来自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久事集团、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英翼文化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等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就此展开交流。研讨会由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汪胜洋主持主题发言环节,复旦大学企业所所长张晖明教授主持主题讨论环节。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赵义怀认为:“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开拓文化发展新空间。上海文化发展的格局应当是立足国家战略,放眼世界,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进博会’等国家战略中体现上海的文化担当,开拓新机遇和新空间;其次,要将改革向纵深推进,提升‘上海文化’品牌标识度。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文化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对标国际一流,上海还存在一系列问题瓶颈尚待破解,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包括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健全新闻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等;第三,要把创新和开放作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核心要素。打响‘上海文化’品牌,需要激活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加强文化产业多向融合发展,建立与新型文化业态相匹配的人才机制,进一步探索重大文艺作品生产机制。同时,上海基于历史方位上的开放地位和改革开放前沿的先天基因,有条件站在新一轮开放高度,在更多的文化开放领域积极争取先行先试。”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在题为《文化品牌与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发言中提出,要对文化品牌进行界定,两个特征决定了一个城市有没有文化品牌,一是基于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品牌,包括剧院、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展现形态,这些都代表了城市文化的高度;二是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品牌,要有国际知名度就必须要打造通畅的传播途径,进行品牌宣传。与此同时,打响文化品牌选择要有重点,他建议,一是打造全球电影创制中心,这是基于上海历史文化资源特点。上海是电影文化发源地,要利用上海消费性城市特性,加大电影节影响力,更要提高电影原创力;二是打造亚洲演艺之都。上海要打造世界演艺第三极,比肩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三是塑造节庆品牌,提升知晓度、扩大参与度,建议上海打造重大节庆的主场,在固定地点举办活动,产生集聚力、向心力。

  黄昌勇强调,要加深对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认识。文化品牌不等于简单的GDP,不是产量高就是大品牌,一味合并求大容易使既有的传统品牌消失,品牌意识有待深化。同时,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人。上海必须集聚一大批文化人和艺术家,要跳出体制机制框架,让国际级的艺术家对上海有认同感、归属感,需要政府和民间携手解决问题。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福卡智库首席研究员王德培在题为《超越海派文化?》的发言中认为,上海未来几十年的城市定位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这为文化发展奠定了基调。考虑到上海实际,站在国家战略制高点的位置上,既要关注“树根型”文化所代表的历史积淀,如激活传统戏剧影响力、重塑苏州河等文化地标;更要重视“未来型”文化所代表的引领效应,走在世界前列,挖掘时尚文化的潜力,以此塑造上海文化品牌。同时,文化随着人类发展,内涵越来越深,外延越来越宽广。上海也需要强调内在质量的“星云型”文化,使之成为今后我们遵循的文化哲学,只有内在文化质量足够强大,才能够将周边甚至更宽广的内容汲取过来。上海未来是世界级的“卓越的全球城市”,这个“卓越”,就一定要注入文化的灵魂。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以《江南文化助推上海建立高品质都市文化》为题发言,他认为,以经济-审美为基本理念、以古代太湖经济区为主要范围的“江南诗性文化”,善于处理和协调“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社会和个人”的矛盾关系,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物质与精神、功利主义与审美主义的融合发展,这是上海深化其“大气谦和”城市精神的重要资源。而明清时代的江南城市在层级体系和产业、市场分工协作上形成了良性和良好关系机制,并因此成为国家的核心功能区群,说明精细、平和、不走极端的江南诗性文化,能很好地处理城市和城市之间的矛盾。这能有效化解海派文化与其他城市文化的历史恩怨。在充分吸纳品质优雅的江南文化之后,有助于上海建立高品质的都市文化,不仅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消费产品和服务,也有助于切实促进和引导长三角真正发展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也是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全面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久事体育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澜作了《体育应该成为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发言。他强调,体育本来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体育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特征;体育是高品质城市生活的重要体现;体育还是国际化城市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除了强调自身的参与和感官的欣赏,体育的本质就是教育。作为竞技和产业的体育历来广受重视,但是作为文化的体育应该如何得到重视和发展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研究。首先要跳出关于文化的狭隘定义,要改变由于隶属关系带来的局限,要让体育成为打响文化品牌的重要内容。

  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董事长任义彪在题为《新形势下对上海文化贸易发展的思考》的发言中指出,当前文化贸易发展面临新形势,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将以提升与激活文化内涵为抓手,持续打造IP授权产业挖掘、衍生、推广与繁荣的产业链,积极实践文化和旅游融创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将拓宽市场和渠道作为抓手,将把握方法和对接前沿作为基础,将整合和集聚资源作为切入点,有效推动文创产品和项目的国际开拓和合作;在自贸区创新与开放、“四个品牌”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等大政方针的框架下,继续创新探索与积极实践,不断提升功能和增强优势;依托进博会搭建的国际贸易合作发展大平台,继续发挥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和优势,为文旅产品、项目和企业提供优质的营商和配套服务。

  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洁在题为《以剧院为产业中心,助力演艺之都建设》的发言中指出,剧院是对接艺术和观众、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传播阵地。它既是城市建筑的“英雄”,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又能丰富人民群众的艺术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上海需要怎样的剧院?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剧院应发挥演出产业链中间环节的作用,既要有效地了解市场需求,又能以场地优势组织戏剧生产。作为剧场方,要充分发挥剧院的连结作用,就要以在地的文化条件为基础,利用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有效扮演戏剧生产的组织者。我们倡导,在文化发展进程中更加认同、重视剧院的市场主体身份,从而擦亮“上海文化”品牌。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作了《江南文化对上海滨海城市性格的影响与塑造》的发言。他认为,从1074年上海建镇至1843年开埠,上海处于传统江南文化滨海的边缘之地。即使后来成为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在中华帝国的版图中仍然既非省城都会,也非府衙治所。一般认为,传统型城市向来以行政为中心,各种衙门叠床架屋。相较来说,上海的历史地位导致其民俗与心理构成较少束缚,勇于接纳新事物。此外,近代以来,商人到上海这个码头打拼,为的是利益最大化,因而上海文化的底色是商业文化。它的精髓和深层内涵就是开风气之先的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总能迎合时代潮流,敢于吸纳新事物并对传统文化进行变革。这正是上海文化的活力所在,也是包容异质文化最多的一种文化形态。他还提到,“上海——冒险家的乐园”,这句话源自一个西方人撰写的材料。冒险与创新,共同构成了上海城市的性格特征。经过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艰难打拼,上海正在以精良品牌产品、诚信商业道德、有序城市管理,赢得更多的信任和美誉。在新时代,我们应继续发扬上海先人和前辈的开拓创新精神,当好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英翼文化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余慧在题为《勇于承担媒体责任做有社会价值的内容》的发言中提出,综艺节目作为电视市场最重要的内容产品之一,以独特的方式广泛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和生活。这就要求电视内容生产公司,做有社会价值的节目,更多地承担起传播主流价值观、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民众精神素养的责任,不盲目追求娱乐化,做一些引领性和前瞻性的节目,给观众更多营养和视野。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敏表示,上海戏剧学院作为国家文化艺术教育方面的“国家队”,希望从多方面深度参与上海文化品牌的打造,在上海城市文化发展中做出更多贡献。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