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顶尖科学家上海“华山论剑”

《眺望》报道 “如今,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数据和信息,仍然可以收纳到一粒灰尘中……”

20181118_161719_785.jpg

10月29日,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临港新城滴水湖畔开幕 刘颖摄/本刊

“人类探索的边界,大到广袤宇宙10的26次方米,也微小到10的负35次方米的精细时空结构”……
  

不久前,35位世界顶尖科学家、近20位中国两院院士,在上海临港滴水湖畔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激辩未来。这是全球顶尖科学家的盛会,也是迄今为止亚洲最大规模的世界顶尖科学家交流平台。
  

上海致力于建设的科技创新中心,就是一个面向世界,开放度更大、协同性更高、策源能力更强的合作大平台。它将打通科技创新链的各个环节,在更大范围内集聚、配置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进一步开放共享上海的大科学装置,在科创策源能力上加快突破,蹚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科创中心道路,为全球创新活动服务,为国际科学研究助力。
  
展望向东方创新极
  
走上讲坛的一众科学大家,在上台演讲时都在不经意间表露自己的“上海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张首晟说“我是上海人”;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朗克·维尔切克则说:“上海已是我的第二故乡”;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巴里·夏普莱斯今年在上海工作时间已超过50天……
  
随着上海科技创新在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以诺贝尔奖得主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纷纷来沪寻觅合作伙伴,在“第二故乡”开创自己的新事业,上海创新的“场效应”正在加速形成。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进入全球开放、协同创新的大科学时代,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进一步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全方位国际合作,才能让科技创新焕发蓬勃生机。这是上海一直践行的理念。
  
全球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说,成长的东方已成为吸纳科学家智慧的新的洼地和增长极。这也是协会把创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橄榄枝伸向上海的原因。
  
从历史上看,上海一直有这样的传统——它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策源地,在传播近代西方科技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1960年1月召开的上海市科技工作会议上,上海明确向“高精尖新”进军、大力开展工业技术改造、加速发展尖端科学技术的目标。50多年来,上海一直以主动承担国家战略任务为职责使命。
  
近年来,上海更是坚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在基础研究方面,“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上海光源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发挥效能,为我国开展世界级科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物质技术基础。
  
连续六年,上海都在“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中拔得头筹。弗朗克·维尔切克感慨,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开放城市对基础科学的重视“激动人心”,给科学家们带来了很多机遇。“李政道研究所去年已经在浦东动工开建,预计到2020年完工。维尔切克量子研究中心也即将揭牌。未来希望通过这些研究机构,看到一些不一样的物理学研究,挖掘其应用转化的潜力。”
  
选址上海的李政道研究所,由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倡议建立,他希望参照丹麦玻尔研究所,在中国建立一家世界顶级科研机构,由此吸引一批全球顶尖科学家来华从事物理学与天文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推动中国基础科学的跃升。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常务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侯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上海成功举办了国内迄今规模最大、诺贝尔奖获奖科学家参与最多的科技盛会,仅次于瑞典诺贝尔奖百年庆典、第50届德国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堪称亚洲之最。不但有世界顶尖科学家,更有一批青年杰出科学家,这是希望所在,代表了全球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和新趋势。而中国的响应非常热烈,也有一大批具有原创科技研发和转化能力的中国青年科学家参与。这一平台的搭建,不仅是世界科学领域的“华山论剑”,也称得上是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大战略的一个里程碑。
  
最先一公里越深,最后一公里越广
  
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科学家之间的对话,科学家与未来的对话、与世界的对话,都试图描绘人类科技发展的未来。而基础科学研究对未来科技发展至关重要,其科研成就是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比如,如果没有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我们现在就不会有收音机、电视机、手机、GPS,不会有互联网,也就不能拥有今天的“朋友圈”、个人的网络社交……
  
目前,我国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经费投入方面同样差距不小。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以中美俄2006~2015年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分类来看,美国和俄罗斯基础研究经费占总额超过15%,而我国的比例在5%左右。
  
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和托马斯·萨金特认为,中国需要自己的基础研究,要给研究者更多的自由,同时让市场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当中国还处于上升期时,没必要做自己的基础研究,可以从其他国家那里借来技术和想法。但中国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就需要自己的基础研究。
  
中国不仅要为了科研“最后一公里”的成果转化不懈努力,更要为“最先一公里”的前瞻性基础研究提前布局。“最先一公里”越深,“最后一公里”才越广,这是诺奖得主们的共识。
  
为了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上海已在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上海基础研究投入在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中的占比将力争提高至10%。
  
论坛承办方之一的临港集团总裁袁国华,很早就投身科技园区开发。在他看来,只有培育好根本,未来才有可能实现从“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飞跃。
  
“这样的论坛,恰恰实现了对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精神内涵的扩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说,过去,上海把世界各地的优秀企业家吸引来发展产业,是“海纳百川”的体现;而今看来,光发展产业还不够,通过这样的论坛,吸引世界上一大批的顶尖科学家到上海来发展科学,这是更大意义上的“海纳百川”。
  
为人类未来创新发展打草稿
  
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分组讨论环节,以“科学与人类的现在与未来”为主题,数十名诺奖得主与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中国各地的青年科学家们,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
  
此次分组讨论只准备了记号笔,特意没有准备纸,就是为了让与会者能够一起在同一张桌布上写下讨论的内容。即便是讨论环节已经结束,仍有不少诺奖得主在桌布上写写画画,仿佛是在为人类未来的创新发展打草稿。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霍尔丹写道:人类在未来100年将面临的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使得我们有必要种植适应新环境的转基因作物;或许能够用实验室培育的蛋白代替人们对肉(牲口)的需求;海洋环境——塑料污染对鱼类来说是很大的问题,未来我们可能需要在净水中设渔场;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在慢慢显现,希望科学也能慢慢找到适应这些问题的方案。后来他又写道,责任,和平与发展,绿色能源。
  
“我觉得人类最大威胁应该是核武器”“还有贫富差距,少数人掌握话语权”,
  
“人类未来应该警惕机器人的发展”,
 
“我想到了早上的人工智能论坛,如果AI能与生物体结合,改善人类的某些缺陷,那么未来所有人会否趋向‘大同’?”
  
……
 
“也许有一天,这块桌布会被送进人类历史的博物馆里予以珍藏。”在这场青年科学家论坛结束时,主持人、2016年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余金权这样表示。
  
科学家只有抛弃功利心,才能研究出具有突破性的成果。支持全球的年轻科研人员,一起探寻人类拓展的边界——当这些最聪明的大脑,提出这样的殷切希望时,上海已经在行动。
  
“围绕国家战略、瞄准国际水平,建构巨大磁场吸引青年科学人才。”上海临港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杰认为,从未来科技发展的角度讲,青年科学家论坛的意义尤其深远,这是上海科创领域“建高原、筑高峰”的关键和后劲。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机制来鼓励年轻的科学家,激起他们的研究热情。”在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塞尔日·阿罗什看来,本次论坛建立的“WLA科学社区”就是要让年轻人对科学感兴趣。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理事长、天慈国际董事长李函璞说,这次大会作为全球顶尖的科学思想策源平台,让中国有机会赶上创新前沿,特别是感受到了年轻科学家的潜力和活力,中国科技企业也非常期待与全球顶级科学家进行对话交流,探讨如何将全球最新的创新思想、创新方法和创新技术与中国的庞大市场结合。
  
与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并行的浦江创新论坛上,上海成为全球科学家心中的中国“理想之城”;同一时间,科技部与上海市政府举行2018年部市工作会商会议,就如何加快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共商合作。一周之内,两场创新论坛、一场重要的专题研究,上海建设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脚步急促而稳健,开放、交流、合作之路也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