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上海交大发布《全球智慧城市发展态势与研究热点报告(2015-2018)》

智慧城市未来发展更注重“人文”,京津沪成研究热门

《社会科学报》报道 全球智慧城市研究的热门领域有哪些?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10月12日下午,上海交大城市科学研究院发布《全球智慧城市发展态势与研究热点报告(2015-2018)》。报告显示,科技型智慧城市建设是目前主流,“物联网”、“传感器”、“互联网”等成为智慧城市研究热点领域,而京津沪也成为全球智慧城市的热门,但未来智慧城市发展更注重“人文”。
 
  报告通过对主题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选出了主题词出现频次大于十五的“热词”,依次是“物联网”、“大数据”、“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信息技术”、“城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云计算”、“互联网+”、“城市管理”,它们揭示出国内智慧城市研究领域的热点所在。



20181019_104412_644.jpg

2015-2018“智慧城市”外文文献研究领域分布
 


20181019_104548_495.jpg

2015-2018“智慧城市”外文文献热点主题分布
 


  与外文研究文献对比发现,中文研究成果同样表明以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其余热点主题的相关论文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等,与外文文献的研究热点差异不大,表明这是全球普遍关心的共性领域和问题。
 
  从发文国家和城市排名看,“中国”遥遥领先于第二名“意大利”,“美国”位列第三,第四名为“印度”。全球发文排名前十的国家,除了中国和印度外均为发达国家,说明具有信息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在“智慧城市”研究方向也有明显优势。发文城市“北京”、“上海”、“都灵”位列排名的前三,京、沪的“智慧城市”研究成果几乎占据全部发文的一半,其中北京尤为突出。从热点关注的国家看,受关注最多的是中国,说明中国“智慧城市”研究方向具有良好的应用环境和有力的政策支持。
 
  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指出,智慧城市未来发展应更注重“人文”。他认为,从全球范围看,智慧城市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数字科技为中心的科技型智慧城市,重点是先进信息通讯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水平;二是以市政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型智慧城市,重点是信息通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提升城市管理和运营的效率;三是以人文科学为基础的人文型智慧城市,重点是信息通信技术在公共服务和文化消费中的应用,提升城市的宜居度和人文关怀。
 
  “目前中国的基本情况是,科技型智慧城市是主流,而人文型智慧城市的研究、规划与建设才处于起步阶段。”在刘士林看来,新型智慧城市的“新”,就体现在以人为本,而不是把智慧城市建设完全等同于技术、资金和管理,因此,新型智慧城市,既是在全球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到人文型智慧城市阶段后的必然产物。
 
  刘士林建议,应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不急于匆匆上马的各种“规划”和“项目”,避免“智慧城市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智慧城市内部各部门和领域“不互联、不互通”等问题。另外,避免实践与理论脱节,智慧城市的建设者对全球智慧城市最新理论成果、技术应用、建设案例等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和全面的了解,在规划和决策时主要凭借媒体上的“碎片知识”和“参观访问印象”,加大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