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上海交大黄庆桥:让科学家先“富有”起来

近年来,我国少年儿童科学教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针对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从学校的科学教育课程,到科普场馆设施建设,再到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营造,少年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工作体系逐步建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成为我国少年儿童的主流价值追求。

不过,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少年儿童科学教育工作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在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以考试成绩这个单一尺度为考核标准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科学教育的功能难以凸显,科学教育的价值亦难以得到体现。在社会氛围中,泛娱乐化倾向对少年儿童的冲击较大。对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等特殊社会现象的渲染以及对娱乐明星的追捧,直接影响着少年儿童的世界观与价值判断。

娱乐明星成了崇拜对象,为国家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却乏人问津,这不应该成为常态。它从一个侧面发出警示,社会舆论要强调社会效益优先,要通过对少年儿童的正确引导,让科学启蒙、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的含金量进一步得到提升。

给孩子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必须在科学教育的内涵建设上下功夫。开展科学教育,本身也要讲科学,要抓住科学教育的本质,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努力提高科学教育的水平和效果。一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的特点,科学设置科学教育的内容;二要注重科学教育的方式方法,开发符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教育教学方式,激发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帮助他们立下从事科学工作的志向;三要开拓科学教育的途径,注重发挥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科普场馆教育、科普活动教育、正向舆论教育、网络平台的作用。

往深层次上说,要让当科学家成为中国孩子的梦想,必须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一方面,要切实提高科技工作者的待遇,让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体现应有的劳动价值;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落在切实可行的制度安排上、落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导向上。要让科学家成为物质上富有且精神富有的代表,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正如《少年中国说》所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只有抓早抓小抓实,中国的科技天地才能群英荟萃,才能早日实现科技强国伟大目标,并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

黄庆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