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全球知名高校校长聚首上海,共话跨国人工智能合作研究

澎湃新闻网报道 “智能+教育”的高端人才培养如何开展?跨国界、跨学科的人工智能学术研究如何大有作为?如何助力上海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发展高地?……
9月17日下午,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全球知名高校校长圆桌会议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来自于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的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知名高校校长齐聚交大,深入探讨与交流,共话跨国人工智能合作研究、高端人才培养。

237.jpg

9月17日下午,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全球知名高校校长圆桌会议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期望企业高管来大学做兼职教授
如何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高校校长见仁见智。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认为,首先需要师资,如何找全世界最好的教师,要有战略的方法吸引教师。其次要提供实习的平台,这方面要与企业合作。再次,要把人工智能企业的人才引进来做客座教授,刺激学生的思维。最后,要有全球化的思维,如一带一路、大湾区等都是平台。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赞同段崇智的观点,他说:“在剧烈的工业革命浪潮到来的冲击下,作为大学‘掌门人’,我有些恐慌,很多观念、很多理念、很多新的发展方向,甚至很多新的技术成果已不是产生于大学校园之内,使得我们反思,社会走到我们大学前面去了,我们大学存在的价值何在?如果教师跟不上发展,我们培养的学生如何满足社会的需求?”
“大学原本是引领社会,无论是人才培养、理念,还是技术,都应是引领社会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深刻感受到大学形态需要变,象牙塔式、封闭式的教育对21世纪不适宜,我们当然要跟学生传授知识,但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们应知晓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儿,企业未来发展需求是什么,社会未来变革的走向在哪儿,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去明白的。” 段崇智表示。
段崇智建议,大学要“开门”,开放办学大学要主动融入社会,“大学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才能得知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在何处。期望更多的企业高管能来大学做兼职教授,让更多的社会即时信息反馈到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表示,2018年1月,学校积极整合校内相关院系、学科的研究力量,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并获批人工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交通大学还积极承办了人工智能前沿论坛、青年AI科学家畅谈论坛,以及今天的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校长圆桌会议,努力搭建人工智能前沿理论与前沿应用的高水平对话平台,促进中外各界人士的交流互动与精诚合作。
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启动
9月17日上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论坛举行了“关于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启动仪式,致力于打造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学术交流平台,持续推动国际学术性交流与合作。
“全球人工智能学术联盟”将以上海作为常驻总部,集聚世界知名高校的各位校长、人工智能行业的专家们,有利于“全球人工智能学术联盟”进一步推动全世界各地人才的交流,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共同来探讨在人工智能这一领域的科研发展和高端人才的培养。
过去五年,人工智能在理论研究、各国政策支持、产业化落地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其中基础理论研究、原始创新能力是推动人工智能突破的持续动力。中国当前已经汇聚了一批人工智能的关键人才和前沿机构及研究院,并且通过逐步的产业化积累了相当规模的数据优势。同时,中国在总体人工智能人才储备、基础理论与硬件方面尚有不足。 
因此,“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将瞄准建立跨越学科、跨越地域的学术联盟,汇聚全球的“最强大脑”, 通过举办定期的研讨会、工作坊以及参与国际性学术大会,推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学者的紧密交流。
推动跨国界人工智能学术研究合作,为各国人工智能实验室搭建平台。提供政策决策理论基础,积极建言,树立行业标准。加强“产研合作”,打通研究-应用的链条,孵化更多AI企业。加速基础学科技术的转化和落地,形成全面的生态圈。加强人工智能入门教育,向大众普及人工智能应用与趋势,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长足发展。
联盟将联合全球知名高校推动人工智能的学科发展,共同促进人工智能的学术交流。在政策方面,将向大众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以及趋势,帮助加强与政府、决策者的沟通,更有效地协助政府优化人工智能的投入。在产业方面,将加大“产研合作”力度,辅助优质的人工智能企业发展,形成全面的产业生态圈,提供更多的就业与实习机会。

臧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