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上海交大发布《2011上半年度中国微博报告》
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1上半年度中国微博报告》于今日(7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该《报告》推出了政府机构、政府官员、企业品牌、企业家、媒体机构、媒体人6个微博热度排行榜,特别指出了当前政务微博引发关注,微博问政日益升温的现象。《报告》还强调,微博显现出对社会更深层次的影响与价值,改变着人们信息收集与获取、社会交往方式,微博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生活方式。
《报告》主要总结了微博在中国社会呈现出的七大特点:微博用户数高速增长,微博网站蓬勃发展;微博正在成为中国最主流的媒体之一;政务微博引发关注,微博问政日益升温;微博渐成营销平台,企业及企业家微博备受关注;传统媒体纷纷入驻微博,微博与传统媒体充分互动;微博意见领袖成为微博舆论场的中心节点;微博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生活方式。
公安部门政务微博关注度最高
《报告》特别指出,2011年上半年,微博舆论场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日益增强,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大量的政府机构、政府官员纷纷入驻微博,微博问政日益升温。据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介绍,截至2011年7月6日,仅新浪微博上,政府机构微博数达4920个,政府官员微博数达3949个。其中,地域分布上,广东、山东、河北位居前三;职能部门上,公安部门微博以75%的绝对优势位居第一;行政级别上,县处级政府机构微博以53%居首位。《报告》认为,政务微博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其实际运作能力的提升,以及与公众的沟通与互动。
微博意见领袖引导微博舆论场
《报告》还透露,微博意见领袖已成为微博舆论场的中心节点。据了解,目前我国报纸发行量过百万(包括100万)的只有19份,而新浪微博粉丝数过百万的公众人物约300人,其中包含不少网络意见领袖。微博舆论场上,议程设置权和把关人功能则部分向微博意见领袖转移,不受微博意见领袖关注的信息难以进入用户视野。《报告》指出,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形成机制,即公众通过微博爆料,微博意见领袖转发、评论,引发舆论热潮,传统媒体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
微博成为新的社会生活方式
谢耘耕特别指出,随着微博的发展与普及,它对中国社会更深层次的影响和价值逐渐得以显现——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微博用户通过微博进行沟通交流、娱乐休闲、拓展知识、网络交易、网络购物、搜索、学习、自我管理、交友等。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结点,微博在用“微力量”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
原文链接:上海交大发布《2011上半年度中国微博报告》 微博问政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