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记忆与嬗变:2018(第四届)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论坛在苏州召开

12月1日-2日,2018(第四届)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论坛在江苏苏州召开,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苏州大学合办,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建筑学会、教育部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中国名城》杂志社承办。本次论坛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记忆场所的保护与活化创新研究”课题组策划。来自罗马第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苏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海内外20余所高校以及政府机关、设计院所等近200位与会者参加了论坛。开幕式上相关单位领导致贺词。

小城镇是城乡之间的“黏合剂”,是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节点,在城乡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至关作用。文化是小城镇的灵魂;特色是小城镇的生命。目前,特色小镇发展热潮中,大量小城镇建设遇到了日益突显的不理性、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战。本次论坛围绕“记忆与嬗变——小城镇特色营造创新与实践”这一主题进行跨学科探讨。

论坛包括32场学术报告,其中主会场1个,分会场4个:分别为“记忆挖掘-小城镇特色内涵诠释”、“记忆保留-小城镇特色风貌保护维系”、“记忆传承-小城镇特色风貌创新活化”、“水乡小城镇江苏实践专场”。

12.4-1.jpg

在主旨报告中,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回顾了我国小城镇40年的发展历程,认为当前小城镇发展的原有动能条件发生变化,小城镇增长旧动能已经减退,新动能还没有形成,剖析了小城镇潜在的文化、生态价值以及剩余劳动力优势,提出了小城镇再出发的若干机会。清华大学教授朱文一认为当下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平台将影响城镇的日常生活方式,阐述了从万能视角优先、扁平化地标设计和结合二维码的设计三个方面论述了数字时代下的场所营造理论、方法与案例,进而来嫁接城镇公共空间的记忆、现在与未来。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许平以日本精致的火塘现象为引子,探讨了家庭纪念性空间对于乡愁情感体验的重要性,认为我国当前的社会空间和家庭空间中纪念空间正逐渐消逝,最后警示大家需要唤起对家庭精神空间的重视。罗马第一大学教授L. V. Barbera以威尼斯的几个实际案例,讲述了二战后意大利城镇建设中新建街区(建筑)与历史街区(建筑)的对话、分化和传承模式以及经验。课题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陆邵明针对当下乡愁记忆丢失、弱化、异化、碎片化的现象,从江南园林醉白池的主体、客体及其记忆语义入手,运用场所叙事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揭示江南园林嬗变中基于文化乡愁记忆的场所表征特点、重构规律、历时与共时的耦合机制;并以于城客厅为实证探讨场所记忆重构的方法与路径。

分会场一围绕“记忆挖掘-小城镇特色内涵诠释”的议题进行了探讨。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以浙江黄岩乡村振兴实践为例,认为核心公共空间作为乡村聚落社会文化记忆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乡村聚落传统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穴位”;指出以乡村聚落核心公共空间作为“点穴”启动,通过“文化定桩”的方法,可以成为当下我国乡村振兴规划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华中科技大学何依、邓巍博士以沁河流域古村镇为例,立足于沁河流域的社会区域,将村镇空间特色置于明清时期的历史区域来考察,探讨了古村镇的演化机制和古村镇的区域特色及其记忆内涵。北京师范大学周尚意、纪凤仪指出人们多注重保护被符号化的、表征的记忆空间,而忽视日常生活中未被符号化的、非表征的记忆;以大运河北京段为例,利用表征-非表征理论,探讨了两种记忆资源及其整合策略。苏州大学周国艳教授从社会记忆的内涵与传承路径探讨了乡村规划中记忆传承的内容与价值要素。南京大学博士生刘依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地方记忆的一种活态传承,也是地方内涵得以可见的重要场域,以靖江地区为例,揭示了小城镇特色内涵的分享性,及其审美价值与文化认同功能,并探讨了小城镇记忆的重生之路。南京师范大学姚亦锋教授指出江苏省近年来的快速城市化发展,破坏了区域中的自然地理性质和乡村景观,认为需要立足地理多尺度空间架构乡村审美空间与其乡愁文化,探寻景观空间形态结构、格局演化进程与机理响应,进而构建审美空间,组合形成现实的美丽景观体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杨俭波副教授认为对发展历史相对悠久的大多数城镇而言,都有其城镇源起之“根”——即城镇起源的“初地”。一个城镇的“初地”及其所代表的城市文化和精神,所展现出来的地方性和地方特征,是区分“我城”之于“他城”的根本所在,并以“佛山初地”—塔坡为例,分析塔坡作为城镇“初地”记忆的流变、想象和建构过程。

分会场二围绕“记忆保留-小城镇特色风貌保护维系”的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美术学院宋建明教授分析了城乡景观风貌特色塑造中“恐色症”的问题,认为其原因是对景观风貌背后存在的色彩学理依据及其实践方法的认识不足;指出应根据色彩学理论和城乡景观风貌的关联性,从而得体的释放色彩资源,维系与促进城乡景观风貌特色。同济大学邵甬教授提出风貌导则建立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认为风貌导则是对传统控规的有效补充,可以有效促进公众参与,可以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引导,可以因地制宜地对风貌特色维系、保护引导、建设控制的内容不断细化;最后通过平遥古城和大理市喜洲两个案例介绍了历史城镇风貌导则编制中的经验。上海交通大学助理研究员陶聪根据风貌内涵和构成要素,从物质风貌要素、非物质风貌要素和管理水平3个方面建构了城镇风貌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核心形成了城镇风貌品质的评价方法,同时介绍其专利 “城镇风貌评价软件”运用,并对浙江沈荡镇与云南鲁掌镇进行了风貌评价的实证研究,提出改进建议。重庆大学卢峰教授从经济空间与生活空间的角度,重新诠释传统城镇空间形态与风貌的特征与意义,并从日常生活、产业重构、社区更新等角度,逐步构建传统城镇空间新的发展契机、更新机制及相应的设计策略。江南大学谢守红教授针对传统村镇的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借鉴国外有关的成功经验,包括保持传统文化的原真性,建立村镇旅游可持续发展机制,保持村镇旅游产品的活态化等,为我国传统村镇的旅游开发与保护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苏州大学王雷教授阐述了人类和自然的“共生”关系,并以日本的乡村规划实践为例,阐述了在乡村规划中和谐共生的规划原则、规划实现的途径以及规划的实施效果。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刁嘉辉与J. Krauth以岳麓书院、宁远文庙、下灌村灌溪学校与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等校舍建筑为例,对建筑的构成元素、空间的特征语言进行分析与比较,来探究建筑间的相互关系、传承路径与演变规律;借鉴文化基因方法,通过对建筑基因图谱分析、空间组构的句法分析,来解读其承载乡愁记忆的特征密码。

分会场三围绕“记忆传承-小城镇特色风貌创新活化”的议题进行了探讨。华南理工大学郭卫宏教授以浙江东阳市六石街道横塘村为例,认为需要通过查阅民间史料、实地测绘调研、环境技术分析、类型分析等系列手段对文化要素进行分析和提炼,并通过完善服务设施、植入创新产业、重构社会治理等策略对文化要素进行活化,从而营造生态宜居、文化特色鲜明的现代美丽乡村。南京大学高小康教授通过对空间的构建、对二元性空间与集体记忆关系的提炼、对乡土空间的文化位移的方式梳理了小城镇的记忆;同时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揭示了记忆的活化与扭曲的本质,并探讨了小城镇记忆活化与产业资源化难题的解决策略。AECOM总监许怀群介绍了如何对南京江北新区汤泉、程桥和龙袍三个小镇进行品牌营造,为新区增添多元化活力与能量的实施案例;认为需要从小镇的文化和自然基因展开,结合品牌策略和环境规划设计,推动小镇永续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赵志庆教授以黑龙江省横道河子镇保护规划为例,提出了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工作与新兴科技相结合的技术集成工作框架体系,包括从“基础调研”到“数据提取与处理”,再从“空间分析”到“保护规划编制”的全过程,由此,实现小镇的发展振兴。山水文园集团陈斌介绍了如何挖掘海盐古海塘的历史价值,通过创新运作机制,对海盐段海塘进行保护与活化处理,赋予古海塘以新的生机和活力。浙江省安吉县小城镇整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宋世明以安吉县为例,提出如何保护和延续小城镇的自然风貌,充分挖掘小城镇的文化基因,保护好小城镇的历史文脉,打造有记忆的街区、有故事的小镇的方法。罗马第一大学Anna副教授通过对罗马一些公共空间与住宅项目案例的介绍,阐述了如何将几个世纪以来罗马所形成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融入新的公共空间与住宅建筑当中去,塑造高质量的公共空间和社区环境。

分会场四围绕“水乡小城镇江苏实践专场”的议题进行了探讨。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规划处长陈小卉解读了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新型城乡关系的内涵,以江苏苏北地区为例,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江苏小城镇发展的差距,并结合地域公共服务均等、产业发展活力、特色资源利用等分析,进一步指出了优先发展重点镇和择优培育特色镇的城乡融合路径。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赵毅副院长基于对苏南地区乡村发展现状特征和问题的研判,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导向,提出价值认知、布局优化、产业振兴、生态宜居和乡村治理等乡村振兴方法和路径。苏州大学刘志宏副教授以苏南地区乡土古村落为例,通过对古村落的人、民居和自然构成要素,对古村落特色风貌维系和建设的现状问题进行了探析,提出了“人·民居·自然”整体保护策略、发展途径和乡土古村落保全的策略。苏州五维源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剑以“产业立小镇特色”出发点,以景德镇的新型小镇为例,介绍了如果通过“策划+规划设计”将传统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做出“小”、“精”、“强”的特色来,同时探讨了如何将“生产”、“生活”和“生态”三者融合的策略。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黄晓春从保护的视角,对苏州名镇保护建设工作历程进行回顾,结合案例,总结苏州历史文化名镇的空间特色传承与塑造的经验。苏州大学汪德根教授以苏州平江路和山塘街为例,介绍了如何运用解构分析方法,挖掘后现代背景下各类空间片段的内在联系和多元结构组合,并由此构建集文化、休闲和景观空间于一体的历史街区空间组织模式。

与会专家不仅介绍了欧洲、美国与日本经验,更多的探索了我国江南、东北、西北、西南、华中、华南等地的实际经验,涉及项目类型多样,有位于大城市周边、郊县以及偏远山区的小城镇,有区域的、线形的、城镇街区以及公共节点等的典型案例。通过跨学科理论的对话与实践的反思,本次会议达成基本共识。从国家层面上,小城镇在城镇化政策中的地位不能被抹掉,新时代背景下,乡愁记忆保护与活化需放在城乡共生系统之下考虑。从地方层面,小城镇特色发展要结合地方公共服务均等、产业发展活力、特色资源利用,其中乡愁文化是第一位的,需要一张蓝图干到底,坚守乡愁文化底线。从微观层面,小城镇特色营造涉及物、事、场等诸多要素,应以栖居者为中心,要深度挖掘文化基因,保护好各种记忆场所,构建内涵丰富多样、充满活力的城镇微空间,渐进培育有温度、有厚度的小城镇。

论坛为我国小城镇特色研究的国内学者提供跨越时空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国内学者、设计实践与政府管理部门者建构了一个跨学科、跨部门的中国特色城镇化交流机制,对构建中国小城镇特色、留住乡愁记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2.4-4.jpg

供稿&摄影 | 上海交大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
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