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上海交大12位学者入选2018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11月27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正式公布2018年全球 “高被引科学家(Highly-Cited Researchers 2018)”榜单,该榜单在全球范围内共甄选出6000多位科研精英。上海交通大学王如竹教授等12位学者入选(其中1位为第二单位),与2017年度相比,增加9人,排名较2017年上升11位,居全国高校第8。

无标题6_副本.png

高被引科学家数量是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所占权重达20%。 

02.jpg_副本.png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始终贯彻落实“人才强校”主战略,紧紧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持续推进“引育并举”的人才政策,不断完善人才引进的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各类人才分层次、分阶段遴选和培育机制。

目前,针对长聘教职体系师资的引进以“高端人才按需设岗、精准引进;青年人才公开招聘、竞争入职”为指导原则,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重点学科领域,采取同国际接轨的引才方式,全力打造与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相适应的一流人才队伍,2018年已全职引进2位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与此同时,学校进一步加大对校内优秀人才的支持力度,通过相关人才计划的培育和扶持,共有9位学者入选本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03.jpg.png

入选学者简介:

张律文

1_张律文.jpg

1984年生,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于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2年在上海大学数学系、香港城市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13至2016年多次与香港城市大学建筑学与土木工程系开展合作(Research Fellow),2015年11月访问Texas A&M 机械工程系JN Reddy教授及其先进计算力学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计算力学、纳米复合材料结构、多尺度建模及无网格方法,在JMPS、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Composites Part A 等固体力学及复合材料领域期刊发表论文SCI论文70余篇,他引次数超过1200次,h-index为24,由Elsevier出版英文学术专著一部。

王如竹

2_王如竹.jpg

1987.9-1990.5,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1988.4-1990.3,在联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物理系低温实验室博士生联合培养博士;1984.9-1987.2,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学科硕士;1980.9-1984.7,上海交通大学制冷设备与低温技术专业学士。

贾金锋

3_贾金锋.jpg

198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2年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美国等重要研究机构工作5年,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低维物理与界面工程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在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文章230多篇,其中Science 4篇,Nature Phys. 3篇,Phys. Rev. Lett. 20篇,Adv. Mater. 5篇,APL/PRB 40多篇,综述文章3篇。文章被引用6000多次。曾获2014年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2014年第五届中国侨界(创新成果)贡献,2013年全球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获奖人);2011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05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三获奖人);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1-2002中国科学院“重大创新贡献团队”奖;199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要奖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2000)、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3)、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9)。

钱冬

4_钱冬.jpg

199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于复旦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3到2009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先进光源中心从事博士后和研究员工作。2009年受聘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任特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体系中的新颖量子现象,强关联体系中的电子结构,磁性材料和人工结构等。今年来,和合作者一起在实验上发现了第一种强拓扑绝缘体。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3),Science(1),Nature physics(1),Phys. Rev. Lett.(12)等一流杂志。

刘烽

5_刘烽.jpg

2005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材料专业;200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2014年于麻省大学高分子系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加入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功能软材料及其同步辐射结构表征等方面的研究。在有机/杂化薄膜光伏电池、同步辐射结构表征、粒子表界面自组装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迄今与合作者在高水平刊物上发表文章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

樊春海

6_樊春海.jpg

197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2000年获南京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Alan J. Heeger教授,2004年起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任职。2014-2017年连续4年入选ESI“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8年7月,作为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全职加盟化学化工学院。长期从事纳米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工作,致力于发展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便携的集成化生物传感器与生物芯片。通过生物分子与无机纳米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调控,发展新一代生物检测策略。至今累计发表SCI论文300余篇(他引24,000余次,H因子83);在《Nature Chemistry》、《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以封面论文发表在JACS,Angew. Chem.,Adv. Mater.等期刊上;多次应邀在《Chemical Reviews》、《Account of Chemical Research》、《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等权威期刊撰写研究综述。授权多项美国专利和中国专利。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培养的学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中科院和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中科院和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和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等荣誉。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

颜徐州

7_颜徐州.jpg

1986年出生于江苏连云港。2014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美国犹他大学、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32岁的颜徐州入选ESI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经综合考察和评估,学校决定破格聘任颜徐州正高教职,他将于2018年9月全职加盟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其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并产生广泛影响: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在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中评价其关于发光金属笼的工作是荧光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贡献,并邀其在《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专著撰写一个章节;该成果入选《自然-化学》(2015-2017)十大高被引论文。其关于超分子聚合物的工作多次得到包括清华大学张希院士、香港大学任咏华院士、华东理工大学田禾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Robert Langer院士等中外著名学者的引用及正面评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Jeremiah Johnson教授、印度科学研究所,Inorg. Chem.副主编Partha Mukherjee教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Theranostics主编Xiaoyuan Chen教授等国际知名专家采用其创建的方法在超分子聚合和发光金属笼体系中进一步探索,拓展了功能化应用,在Nat. Chem., Nat. Commu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J. Am. Chem. Soc.等著名期刊上发表了系列研究成果。

曹心德

8_曹心德.jpg

199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98-2000,南京大学环境学院讲师;2000-2003,美国University of Florida,博士后;2003-2005,美国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博士后;2005-2009,美国University of Florida 土壤与水科学系研究员; 2009年至今,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赵一新

9_赵一新.jpg

2002年和200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应用化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研究开发应用于能量转化的功能材料。博士毕业后先后在宾州州立大学和美国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从事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研究包括太阳能电池和光解水。2013年入职上海交大担任特别研究员,2018年晋升为教授,2015年入选教育部霍英东青年基金,2017年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在Chem Rev,Chem Soc Rev,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JACS, Energy Environ. Sci, Angew. Chem. Int. Ed., Joule, Nano Lett, EST 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被引5000多次,H-index 40,入选2018年全球高被引学者。

朱庆华

10_朱庆华.jpg

199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并于1995年获该校硕士学位,2000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2015年任职于大连理工大学,在此期间曾在加拿大、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进行国际合作研究,2005年被聘为博导,2008年晋升为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庆华教授自2000年开始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是该领域国际上最早开展研究的学者之一。201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承担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国家级项目8项和省部级项目8项,同时承担了一系列国际合作与政府企业委托项目。出版专著/编著三部;在JOM等SCI/SSCI英文期刊发表论文91篇,在《管理科学学报》等发表中文期刊文章104篇。2004年获得JOM Finalist Paper Award,2009年获得AOM best paper award for emerging markets。担任IJOPM副主编、IEEE TEM、BSE等9个国际期刊编委。多次应邀给工信部、再制造行业协会等介绍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与国内外实践。

赵立平

11_赵立平.jpg

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ISME)常务理事。Systematic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 等国际刊物编委。2014年当选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热爱教学工作,主讲本科“微生物学”,采用国际最新教材,英文授课,积极研究教学规律,2002年5月参加在美国盐湖城召开的“第九届本科微生物学教学国际研讨会”,并在会上交流论文。在国内为研究生开设“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基因组学”等课程。

冯新亮

12_冯新亮.jpg

1980年出生于安徽黄山,2001 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士学位,2004 年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博士学位;2007年担任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课题组组长,2011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特聘教授,2012 年担任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杰出课题组组长。教授中在有机共轭小分子和高分子、石墨烯基二维材料、富碳材料及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制备和材料器件性质研究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提出并发展了自下而上可控大量制备石墨烯纳米带的方法;提出并证明了控制盘状液晶分子在一维轴向内堆积排列对载流子迁移率产生巨大影响的概念;发展了石墨烯膜电极材料在有机光电器件领域取代传统金属电极材料的应用;提出以石墨烯为模板构筑其它二维功能材料;发展了系列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及其在电化学能源领域的关键应用;发展了有机富碳前驱体制备炭基材料的方法。迄今为止发表学术论文超过270篇,包括在Nature,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Chem. Rev., Chem. Soc. Rev.,Angew. Chem.Int. Ed., Nano Letters, J. Am. Chem. Soc., Adv. Mater.,ACS Nano, Adv. Func. Mater.等国际顶尖材料和化学学术杂志,他引次数超过13000次(H-index = 58),研究结果多次获得Nature,Nature Materials,Nature Chemistry,Angewandte Chemie, Materials Views等杂志亮点报道。

鲁培声
人力资源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