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上海交大20项高科技成果参展第二十届工博会

9月19日上午,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本届工博会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践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设有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9大专业展区,展示面积达28万平方米,2600多家展商参展,其中包括75所国内外高校的751个项目。上海交通大学20项高科技成果参展此次国际工业博览会。

DDP2368_副本.jpg

DDP2371_副本.jpg

DDP2372_副本.jpg

DDP2373_副本.jpg

开幕式当天上午,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罗方述、副主任刘红斌共同视察了交大展厅。参展项目负责人对各自项目的研发过程、应用情况、经济与社会效益进行详细介绍。上海交大党委副书记顾锋,党政办主任林立涛,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苏跃增、院长关新平,科研院副院长徐兵等陪同。姜斯宪对学校参展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参展工作给予充分肯定,鼓励项目组为国家战略和产业创新与转型贡献交大人的智慧与力量,弘扬交大人兢兢业业的科研团队协作精神和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意识,为培养研究性、应用性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DDP2375_副本.jpg

DDP2374_副本.jpg

上海交通大学参加此次工业创新博览会的20项高科技成果中,有互动与实物展示16项。在学校各院系的积极支持下,科研院精心组织了参展项目,内容涵盖了先进制造、互联网、人工智能、汽车、新材料、电气、医疗设备、微器件技术、现代农药、临床医学等多个领域。所有参展项目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其中4项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发明)二等奖、4项获201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发明)一、二等奖。

上海交大展出的超长距离大范围高精度光纤时间传递系统、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QFR无创冠心病精准诊断系统等高科技成果格外吸引眼球,竞相互动的大体量全线控高速电动底盘、小巧玲珑的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基于多元兼容集成制造技术的MEMS器件与系统吸引了前来洽谈的各产业界人士,交大展厅是整个科技创新馆区人气最旺、互动最强、观摩人员最多的展厅之一,获得了工博会高校展区组委会的高度评价。

DDP2370_副本.jpg

上海交大展出的项目创新性与应用性强,许多参展技术成果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已产生巨大的市场经济价值。在高校展区组委会、学校宣传部新闻中心的组织下,中国科技报、央广网、东方卫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文汇报、新闻晨报、上海科技报等媒体都对参展项目进行了报道,上海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东方财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也进行了现场采访和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上海交大的参展项目包括:临港智能制造基地集成项目、陈明团队的“高效切削刀具设计、制备与应用”,郁文贤团队的“复杂场景高精度快速定位技术”,谷大武团队的“密码芯片系统的攻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丁桂甫团队的“基于多元兼容集成制造技术的MEMS器件与系统”,吴龟灵团队的“超长距离大范围高精度光纤时间传递系统”,刘亚东团队的“架空输电线路智能化关键技术及装置”,俞凯团队的“智能人机交互系统”,袁广银团队的“生物可降解医用JDBM镁合金、锌合金植入器械”,涂圣贤团队的“QFR无创冠心病精准诊断系统”,苏剑波团队的“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及其在智能门锁中的应用”,王荣蓉团队的“全线控高速电动底盘”,张希团队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张建龙团队的“电动车用两档电驱变速一体化系统”,王国兴团队的“基于脑电波情境感知的智能身心放松装置”,徐建雄团队的“集约化养猪的氧化应激与营养调控技术与应用”,代光辉团队的“适应快节奏都市人的绿植直喷营养液”,医学院王卫庆团队的“内分泌肿瘤发病机制新发现与临床诊治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医学院陈红专团队的“阿尔茨海默病靶标新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早期干预研究”。众多应用及产业化项目吸引了很多观众前来观摩问询和洽谈。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创办于1999年,已成为中国工业经济领域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水平最高的展览盛会之一。上海交大以设独立展厅的方式已连续参展了十九届,成功地展示了学校产学研用所结出的应用性创新成果、研发团队精神、上海交大品牌。

DDP2377_副.jpg

(视频报道:http://v.sjtu.edu.cn/reports/report2-1355.html

华黎明 江倩倩
武新民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