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 交大智慧
ATLAS国际合作组专题报导交大学者主导重质量双玻色子共振态寻找的最新结果
2018年5月8日,欧洲核子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LHC)的ATLAS国际合作组(约3000人)专题报导了在W/Z/H+光子末态所获得的 新物理重质量共振态寻找的最新结果 (arXiv: 1805.01908):
http://atlas.cern/updates/physics-briefing/searching-forces-beyond-standard-model
https://twitter.com/ATLASexperiment/status/993840433825501184
该结果随后于2018年5月30日,被ATLAS合作组选为年度代表性物理成果之一于LHC实验委员会公开会议(LHCC open session)上作为“first search for a massive boson X decaying to Hγ”(LHC实验上首例对重质量玻色子衰变为希格斯粒子+光子的新物理探索)重点展示:
ATLAS通过对W/Z/H+光子末态新物理寻找的多个相空间的重新优化和联合统计分析,获得了在LHC实验中矢量双玻色子末态目前所能达到的最高不变质量区(达6.7TeV)新粒子到矢量双玻色子(W/Z玻色子和光子)衰变截面的统计上限,对重质量区新粒子到W/Z/H+光子双玻色子衰变的理论模型作出了最新、最严格的实验检验和统计限制(同期CMS实验结果在同样的数据量下仅获得4TeV不变质量区的实验结果)。同时,也在LHC实验中首次开创了对希格斯粒子+光子二体共振态寻找的新物理课题,并首次发布新粒子到希格斯粒子+光子衰变截面的统计上限。
该物理课题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李政道青年学者、物理天文学院特别研究员李数,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梁志均,所主导并完成的。李数研究员作为两个课题负责人之一,在LHC实验中首次引入了希格斯粒子+光子二体共振态的理论模型,直接领导和推动了物理课题的开展和物理分析工作的顺利完成。
李数研究员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届本科,2012届博士),师从中科院院士赵政国教授,2013-2017年于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作博士后,2017年起作为首位“李政道青年学者”加入了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TDLI)和物理天文学院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研究所(INPAC),长期从事欧洲核子中心LHC ATLAS项目高能量前沿实验粒子物理研究,历任ATLAS合作组蒙特卡洛验证组负责人(2015.12~2017.1),标准模型电弱物理组负责人(2017.4~2018.3),蒙特卡洛产生子研发组负责人(2018.4至今),是ATLAS合作组中首个担任过3个不同项目组负责人且全程供职于实验运行期的中国籍学者。重要研究成果包括:精确测量希格斯粒子的WW衰变道标准模型本底、推动2012年质量起源希格斯粒子发现, LHC实验首次发现三玻色子Z+双光子稀有过程及反常耦合测量,ATLAS合作组首篇Z+光子+双喷注纯电弱相互作用散射过程测量,有效排除750GeV疑似共振态的Z+光子重质量共振态寻找,世界上对撞机实验领域首篇希格斯粒子+光子重质量共振态寻找实验测量文章。
推荐阅读:
交大团队参与研究 大型强子对撞机探测到新的希格斯粒子产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