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人才座谈会举行

5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人才座谈会在闵行校区行政楼418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姜斯宪,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忠钦,副校长黄震,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以及来自各院系的20多位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会议由黄震主持。

黄震首先介绍了学校教育思想大讨论的相关背景以及召开本次座谈会的意义和目的,随后,教师代表依次发言。

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俞进教授分享了他在法国工作期间的教学经验以及他对交大学生优势与不足的看法,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DSC_3468_副本.jpg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何祖源教授建议对学生为教师打分的评教制度进行优化和改革,将交大“起点高、要求严、底子厚”的宝贵传统继承并发扬光大。物理与天文学院顾威教授提出通识教育对于本科生培养的重要性,并建议学校的教学体系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开展自我管理、人格养成、自主学习、冒险精神等多种能力素养的培养,以相对宽松的管理激励学生大胆尝试,在试错中不断自我完善及成长。体育系程蜀琳教授介绍了芬兰大学在科研伦理方面的教育经验,此外还建议从科研成果认定、考核评价机制方面着手进行改革,推进学科实现真正地交叉并以此进行创新人才培养。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杜一平教授建议对研究生培养实行“硕博流动,总量控制”,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注重工程创新、专利发明、实践能力,在毕业要求方面不以期刊论文的发表作为唯一要求。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张璐璐教授认为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师生在课堂之外的亲密互动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此外,建议学校为教师搭建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让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的老师能在更大范围分享他们的经验,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提升教学水平。自然科学研究院徐恒博士建议,对课程实行轮换授课,使同一门课程有机会由不同老师来讲授,同时也让教师通过上不同的课来锻炼自己的授课能力,此外,还建议研究生入学第一年在不同实验室之间轮转,此后再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导师。化学化工学院张兆国教授认为,科研搞得好,成就一个人,教学搞得好,成就一批人,学校在导向上应进一步向人才培养倾斜。化学化工学院的李新昊博士建议压缩研究生课程体量,对于研究生升入博士阶段的,建议一定程度取消课程培养,以实验室的工作替代学分,给博士生在科研上有更多的探索、试错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培养科研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安维复教授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强调了数理逻辑的训练、系统性知识的学习在大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并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了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邬剑波博士认为,交大学生不应该只满足于去企业当工程师、螺丝钉,应有志于成为顶尖一流人才,成为学界、行业的领袖,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为此进行设计、规划。

座谈会上,二十多位与会教师从师德师风、价值引领、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学术诚信、考核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发表各自意见和建议,发言踊跃、讨论热烈,形成教育思想的充分碰撞和交流。

讨论结束后,林忠钦指出,教育思想大讨论旨在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出谋划策,不仅要思维碰撞,更要寻求共识,他表示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应重点关注落实,充分重视师生反馈,应不断明确教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教书育人理念,提升职能部门统筹、管理能力,将交大建设成能培养出一流人才的世界一流大学。

姜斯宪作总结讲话。他认为本次人才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兼容并包、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开放性与时代性,各位优秀教师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出发为办好世界一流大学提出建议与意见,是一次教育思想大讨论的灵活运用与生动实践。对学校未来工作,姜斯宪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做好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统筹兼顾,从学校实际出发,利用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广泛性与针对性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二是着重做好教学工作,应进一步明确价值引导,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职责;尊重学院差异、坚持院为实体改革;发展教师潜力,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学结构性改革。三是高层次人才应在教育思想大讨论氛围下努力达成共识,各部门全面协调,重点突出,为学校人才培养,共创世界一流贡献力量。

(视频报道:http://v.sjtu.edu.cn/reports/report2-1281.html

鲁培声 刘恂
梅秋武
人力资源处
丁烨天
孙佳